,唐朝好地主
早上。
李世民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报纸。
销量最火的时报上出了一个专版,特别报道议会两院的大会。用了很多篇幅介绍议会的来历和功能等,还有对一些知名议员的采访,并报道了一些议员的提案。
“齐郡王秦帅提出教育提案!”
“鲁郡王程帅提出应当对青藏羌氐二族武力征讨!”
“贵族院长赵王提出团组审议议员提案新法!”
“魏郡王尉迟元帅提出将奚、契纳入大唐,设为自治领!”
·······
贵族院里五千多贵族议员,然后最火的自然还是那些大帅们,特别是那些封王的大帅。
帅王们的话里,透露的是开放、外倾和热烈的奔放,他们的提案也无不喷涌着遏抑的进取之心。
相比起来,朝中的宰相们,特别是文相们,倒是相对要内敛一些。宰相们的目光更多是放在中原。
文治,是宰相和大臣们的目标。
而如秦琼程咬金这些武帅们,更多的还是选择武功,选择对外开拓。这也是如今的制度使然,文武分离,武帅们在朝廷的内治上,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他们是靠边站的。也只有对外开拓,他们才能大显身手。
武帅们的战场在沙场之上。
文臣们则是在朝堂之上。
时报也有意在助推这股对外扩张的声音,采访的都是军中的鹰派人物,一个个强硬无比,全都喊着对外开拓。不论是程咬金提议的对青藏羌氐的征讨,还是程处默提议把云南正式纳入大唐疆域,又或是尉迟宝琳提出的增兵朝鲜半岛,又尉迟恭提出的把奚、契纳为自治领。
无不都是一心进取扩张。
相比武将勋臣们动不动喊打喊杀,宰相文臣们也都提了不少议案,但只因他们目光对内,时报并没有刊登。
但李世民是知道房玄龄他们的提案的。
房玄龄的议案是关于典章制度的完善,认为制度是国之根本。
而中书令长孙无忌的提案,却是关于吏制问题,他认为吏治问题是求治的根本,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国之要道。在选举官吏的问题是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要加强官吏审查考核。
翰林院承旨学士魏征的提案则是加强律法的完善,让官吏和百姓,都有法可依。
还有宰相提议要裁减兵马的。
总之,文武两道,确实是目光完全不同。
看完几份报纸,李世民只是笑笑。
这议会还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李三他娘-的真是个人才!”他原本以为,这议会就算设立了,也不可能真起到什么作用。他原来反对议会,是担心这议会上院聚集天下勋贵,下院则又聚焦天下有名望的士人、大贾,怕的是这些势力的联合。
倒真没想到这议会还能有什么好建言。
但今天看来,他低估李超了。哪怕他有意搅浑水,让上院有了五千多名议员,可结果上院并没乱,李超搞出来一个团组审议模式,还真的把五千多议员上万份提案,层层筛选,把一些优秀的提案,给选了出来。
放下报纸,李世民坐在那里思虑。
自己让李超做这上院院长,是否合适?本以为这议院不会有什么大用,但现在看来,这议院没那么简单。若给李超时间,他能否把贵族们都联合起来?
他蓦然发现。
始于西魏,兴于周隋的关陇贵族,虽然在大唐已经近乎消亡了,但现在他的手里,一个更强大的军事贵族却已经崛起成型了。
这个以山东豪杰为代表的新军事贵族集团,过去最初只是他秦王府的老部下。在他夺嫡和稳固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他也用这支势力,南征北战,并在内部扫灭了那些反对者,将关陇贵族和武德集团全扫下了台,但现在,这些军功新贵们,却也一点点的成长起来。
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集团。
这个集团的顶尖人物,自然还是李超、秦琼等王公。
一位宫人捧着几瓶花走了进来。
是牡丹。
唐人爱花,李世民也爱花。唐人最爱牡丹,牡丹也是皇后曾经最喜欢的花。
皇后喜欢牡丹的色彩绚丽,也喜欢它的富丽堂皇和王者之气。
看到这花,李世民愣了一下。
“谁让你们送这花?”
“回陛下,是武才人让奴婢等送来的。”
“武媚娘?”李世民点了点头,那丫头被他接入宫后,他有意的冷落她。
“这花也是武媚娘插的吗?”
“回陛下,这些牡丹都是武才人亲自剪、插的。”
“放这吧。”
牡丹,花中之王。
就如现在的大唐,富贵逼人,充满王者之气。
大唐的军功集团确实很强大,但倒不用让他现在担忧。不比周隋之时,关陇集团当时是全面占据朝堂与地方,可以说,他们无处不在。而如今,大唐的军功贵族们,被分封地方,他们多是武职,虽不少人也担任军职,但大唐文武分离,他们插手不到朝堂上,地方上更是无法插手。
有一个越来越强的文官集团,尤其是现在通过科举,大量非贵族、士族出身的进士举人进入官场,让朝廷对于中央和地方的集权加强了许多。
贵族们分封在边疆,有推恩令,朝廷又有行政、税赋、司法权,但也不用太过担心。
李超说的对,大唐不应当急着停下扩张的脚步,有这些军功贵族们为大唐打前锋,朝廷应当继续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继续为大唐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汉京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里,大家也都在热议着。
“朝廷这是又要开拓了啊!”
“你们说朝廷下一个会灭谁?新罗、百济还有吐蕃?”
“也许是真腊呢!”
“听说要打扶南。”
“前年平定的高句丽,现在那边都还大片大片的空着,都没有人可以移民了。听说现在新罗和百济,都有许多人开始私自越界,跑到咱们打下来的地盘上占地呢。要我说,咱们朝廷明年就应当趁势把这两国给灭了算了。”
“我倒听说西域那边有个戒日国要出兵打我们了,好像想抢我们的天竺。”
“瞎说,戒日国明明是在吐蕃的南边,哪里是在西域啊。”
“戒日国不是在西域么,怎么跑吐蕃南面去了?”
“哎,你没看过时报上曾经绘过的地图么,在长安过去是陇右,陇右的南面是青海。青海南是苏毗,苏毗的南面是吐蕃。吐蕃南面,则是连绵的大雪山。那大雪山有三千丈之高,高高的雪山,与连绵的冰川,让人很难穿越,只有几个山口可能通往山南。在山南,是泥婆尔,尼婆尔的南边,就是这个戒日王国了。而天竺,汉时叫身毒国,如今是我们大唐的信度领,在戒日国的西面。”
“就是,平时多看看报,这戒日国南面还有好几个国家,再往南,就是信度海了,往东,就是我们大唐的南海,往西就是波斯海。戒日国的南面不靠海,但据说东西两边有海口,我们的远洋海船,也经常在他们港口补给的。”
随着大唐大航海的展开,这些年来,大唐百姓对于中原之外的形势,也算是很有耳闻,尤其是有报纸的传播,让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多。
现在不少人也知道大唐的西南是连绵的丛林,南边炎热多雨,有林邑、真腊、扶南、骠国、狼牙修、羯荼等国,这些国家而往西有一片大山脉,这片山脉的西面就是戒日、狮子国等靠近天竺的国家,而古天竺,现在是大唐的信度领,西面是大雪山,过去就是吐火罗,吐火罗的西南则是波斯。
至于大唐的北方,当然就是漠北。漠南大草原的极北,据说是常年冰雪覆盖的雪林,比东北的靺鞨、室韦等地更冷。而最东北,据说则有流鬼国等一些蛮国。
在极北的雪地之北,据说是大冰洋,常年冰覆盖的海洋。
还有人说,极东北的流鬼国东边,是一个不大的海峡,海峡的东边,还有一片跟北方冰原一样的冰雪大陆。
每年都会有许多冒险者组建探险队,他们向大唐的四方出发,深入探险,去寻找矿藏,寻找那些还没为人发现的地方,去发现商路。而据说,这些探险队都是有人资助的,并且他们发现的商路、矿藏等,都能获得极大的悬赏报酬。
“据说啊,去年有一支探险船队从南洋回来了,这支船队是五年前从广州港离开的。五年不见消息,都以为他们葬身大海了。谁知道,去年他们回来了。”
“哦,你说的那支船队我也听说了,据说他们一路向东航行,历尽千辛万苦,居然在大洋的东边,找到了一片神奇的大陆。”
“在东方大洋的尽头,起码几万里之遥。”
“听说他们从那东土大陆带回来了不少那里的东西,有当地的土著,也有一些那东陆的禽兽和植物。”
“那些人可都发财了,他们带回来的那些东西,都被灞上李家重金收购了。据说其中有几样东西被李家取名玉米、土豆、地瓜、花生、向日葵、南瓜、辣椒、西红柿等。听说玉米、土豆、地瓜这几种都是能当粮食的作物,产量极高。李家已经把这些献给朝廷了!”
“玉米?跟玉石一样的米,土豆?长在土里的大豆?地瓜,地里的瓜?听名字,这些作物好奇怪啊。”
“可不,那可是自几万里外的东陆带回来的。若要说起啊,也许只有当年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那些胡菜可比。”
“东陆啊,几万里的大洋对面啊,天啊,这天下到底有多大?”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