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阿拉斯加在未来可能带来的利益,利益链已经开始从加拿大往南开始释放利益了。
在加拿大卑诗省,不但形成了人数众多的唐人街额,而且华人在当地的商界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
有一个来自新宁的客家人,叫李黄,是最早来到维多利亚的华人移民之一,当时是以苦力身份来淘金的,但他头脑精明,他借着淘金热,在1858年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中文名叫广利行,跟十三行中的广利行同名,不知道是不是听过广利行的名号,然后冒用的。
1862年的时候,李黄的公司就已经是仅次于当地商业巨头哈德逊湾公司的第二大贸易公司了,主要业务进口和经营各色中国货物、大米、食糖、茶叶和食品。之后他不停扩展,卑诗省七个金矿城镇都有广利行的分号。
成为巨富之后,李黄还将家人移民到加拿大,他的妻子是维多利亚华移民人史上的第一个女性移民。
历史上,李黄不可能永远顺利经营下去,因为他是一个华人。可他现在受到大明政府和领事馆的保护,在加拿大经营的还算顺利,依然是当地第二大商业公司,即便是不喜欢他的白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重要地位。
像李黄这样的华人在美洲不多,因为来美洲的华人,几乎都是穷人,而且是穷的连书都读不起的穷人,做生意终归是一个比较需要知识的行业,或者当学徒掌握,或者靠自己摸索掌握,北美之前没有华人的商业网,所以只有自己摸索一条路,而不识字,实在是很难摸索出来。
尤其是美国,排华严重,华人的就业领域一步步收窄,几乎只能靠洗衣业、制鞋业以及农业工人等聊聊数个途径谋生,可即便这样,依靠小商业,华人也渐渐的掌握了一定资本,但可惜都集中在华人圈子里,很少能打入白人主流商业中,这很像中世纪时候犹太人的聚居区,除了极个别能够攀附到国王和贵族的犹太人,大多数犹太人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谋生。
而美国华人面对的比犹太人的环境更为恶劣,当年的犹太人好歹能够从事金融业这种高附加值行业,可华人在加州被禁止从事各种事业,前几年甚至连挖矿都在加州禁止了。不过这是得到劳务公司的默许的,并没有就此进行外交抗议。因为这个时代的加州资本家,可没有兴趣改善矿井安全,伤亡率太高,劳务公司并不打算让华人去送死。
美国白人之所以排斥华人,跟什么华人抢了底层白人的工作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那只是一个理由,真正能够操纵政治的美国精英跟华人可没什么竞争关系,他们就是单纯的歧视,底层白人的工作竞争,只不过是被利用了而已。
还有人洗地说,是因为华人不打算融入美国社会。劳务公司前几年可没少做工作,比如最早的华人移民,都鼓励他们加入美国国籍,本以为靠着选民优势,可以影响美国政治,但一次精选中,华人移民支持的政客被否决了,认为他的选票无效,理由是认为华人买卖选票,华人的选票不合法。结果加州议会否决了这次选举,并且很快就废除了华人的选举权。
不但美国废除了,历史上,在1872年,加拿大卑诗省议会通过法案,剥夺了华人及印第安人的选举权。显然白人并不打算让当地人数众多的华人和印第安人决定白人的政治,而几乎从淘金热开始,华人就是加州第一大族群,美国人可能给华人决定他们州长的机会吗。
劳务公司发现,任何他们试图改变和提高华人在当地政治影响力的工作,到最后都会产生反作用,会促使当地政客通过更加不利于华人的政策。所以劳务公司最后才放弃了推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打算,而是继续在华人自己的聚居区保护他们。
朱敬伦的底线是,排华法案不能通过,加州自己通过过一次,被美国联邦法院否决了,因此直到后来联邦政府通过排华法案,华人才真正被拒绝于美国社会之外,不但是那些没有美国籍的华侨,连取得国籍的美国籍华人,也受到这个法案的影响,很多美籍华人出国回家探亲之后,竟然无法再次进入美国,哪怕他们持有美国护照都不行。这无形中,等于被剥夺了国籍。
一切的理由没有必要多说,就是一个原因,种族歧视,用中国人的话说,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管华人是不是干干净净,是不是素质很高,都不重要,他们仍旧会歧视你。后世一个个洗地党从来不提,日本人后来也被排挤了。如果说清末民国时期的华人素质低的话,在排华法案之后,大量进入美国的日本人素质并不算低,明治维新的成功,让日人几乎人认识字,而美国掀起排日热潮的时候,已经是日本人打赢了日俄战争,机身为世界强国的时候。
那时候的日本移民,别的不说,素质上肯定高过识字率只有两成多些的俄国人,可是美国从来没有排斥过俄国人,因为俄国人是白种人!
所以劳务公司以及大明领事馆,只能采取被动的方式,尽全力保护当地华人。后来连推动华人加入美国国籍都不做了,因为一旦华人加入了美国籍,他们的管辖权就到了美国政府手里,领事馆很难直接对他们进行保护。有的资本家就通过怂恿这些华人去做一些危险但高收入的工作,弄死了很多华人。而领事馆却无法插手。另外还牵扯到其他途径去美国的华人,比如满清统治区的华人劳工,他们很多都是被美国资本家招工过去的,他们既没有美国国籍,也没有大明国籍,相当于双重不受保护,结果只能任由那些资本家拿捏。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大明依然坚辞向加州移民,因为这里的地理太重要了。
潘家的同文行,已经在旧金山建立了分行,经营美洲航运业务,北到加拿大,南到玻利维亚,都开设了航班,沿着美洲海岸,将一个个华人聚居区联系了起来。
这样一条锁链形成之后,当地华人不只局限于一地,而是开始在美洲海岸线上活跃,他们将南美的蔗糖,北美的工业品,通过这条航线进行交换,开始获取丰厚的利润。
而旧金山就是天然的中转站,美洲西岸丰富的物资,沿海进入旧金山,在通过火车往东可以进入美国市场,而通过海路,横穿太平洋就能进入亚洲市场,主要是大明市场。同时大明的各种工业品和手工制品,也通过这条商路,进入整个美洲市场。
这就是大明在美洲移民的意义,形成华人社区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依托这些华人社区,形成华人的商业网络。这条商业网络是如此重要,一旦形成规模,无异于将整个美洲西岸,变成华人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市场。
而唯有牢靠的华人社区,才能支撑这一个个商业据点,因为在排华的大背景下,华人是不可能跟让白人接受,融入白人的商业网络,分享他们的商业利益的。
所以朱敬伦才如此重视在美洲的移民,至于说对美洲土地的野心,也只是野心,心里想想罢了,真的将哪里变成大明的国土,太不现实。
几年前的救灾行为,大明付出了高昂的资金成本,往美洲输送了上百万人口,但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因为一个华人商业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形成了。随着这个商业网络形成,大大促进了华人资本在美洲的积累,加拿大李黄这种情况是例外,但在南美,华人早就形成的小商人团体,开始升级资本,从在当地经营小商品,渐渐开始向跨国贸易发展。
华人的跨国贸易,也给同文行的航运提供了支持,在救灾结束三年之后,同文行的航运业开始盈利了。
朱敬伦看到这种情况很欣喜,他一直都觉得,华人跟犹太人两个古老民族身上某些特质十分相像,比如都重视教育,都能在异族环伺之下保持自己的文化,并且越压越强,只有时间够久,始终能够站在较高的地位,后世加州的华人人均收入已经高过了白人的水平就是一个例子。
而犹太人之所以做生意那么厉害,除了几千年来积累的商业知识好文化,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犹太人走到哪里,都能借助和利用当地的犹太人网络,因为犹太人是一个世界民族,才能做世界的生意。
朱敬伦想让华人做世界的生意,成为世界性商人,那就必须先让华人成为世界性民族,向欧洲扩展难度很大,但在地广人稀,生存空间巨大的美洲,哪怕是美国这种排华势力强大的国家,也相对容易。
现在华人虽然还没有成为世界性民族,但至少已经在环太平洋区域,成为了一个跨地域民族,接下来就是支持华人在这个商业圈中,逐步往上走,成为站在环太平洋利益圈中,站在产业链顶端,舔舐商业蛋糕最上层奶油的商帮。
为此,朱敬伦决定,采取三大措施。
第一,支持同文行在美洲西岸从阿拉斯加到玻利维亚建立商号,同文行作为跨太平洋的大商行,当地华人商人作为二级代理商,当地人可以得到地区分销商的角色。
第二,沿环太平洋各个港口,建立以扶持华人商业为目的的银行,给当地华人经商提供支持,尽量缩短他们资本积累的周期。
第三,鼓励大明的商业力量走出去,去广袤的太平洋大市场攫取利益!
朱敬伦计划在十年之内,彻底推动环太平洋利益链走向成熟,让这个利益链成为大明工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台发动机,推动大明工业持续不断的发展。
而旧金山将是这条利益链在太平洋另一端的支点,这里绝对不能有失,可是困难很大,因为美国的排华法案正在一步步接近实现。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