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节 岘港会战(2)

  海军之前的行动受到了兵部的严密约束,坚决不肯同意海军的请战要求,代价高昂的舰队怎么能冒险砸在一次劣势的决战之中呢,这大概也是李鸿章甲午时候的心态,文人总是缺乏冒险精神。

  所以之前海军只是零散派出巡洋舰在大海上搜索,只希望发现对手的弱点,比如法军无故分兵,给明军留下一个吃掉他们分舰队的机会。

  主力舰队始终在海防休整,因为缺乏无线通信的时代,他们只能在这个地方等消息,一旦有法军分兵的消息,他们才能第一时间生火起锚,冲向法军。

  但他们一直没有等来这个机会,因此战争打了一年多,他们只有零散的跟对方小股部队的相互试探,东亚的海面上异常平静,没有一场旷世的大战发生。

  但这次他们要行动了,十艘前年下水的3000吨级装甲巡洋舰,将编成快速舰队南下,第一次越过法国人占据的岘港,深入南方海域,作战目标不为与法国海军决战,而是要进行破交作战。

  一部分目的是骚扰从西贡到海防的法军运输线,岘港被包围后,就只能通过海运获得物资补给,法国海军不敢分兵,因此并不是每一艘运输船都能得到海军的保护,对于这些船,直接打沉,因为根本就没有俘获的机会。

  十艘二等铁甲舰则继续向南,绕道暹罗湾一带,在新加坡到曼谷一线巡航,随时截断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法国运兵船队。

  英国控制的新加坡并不会向大明海军开放,但是英国人不会拒绝有商人在新加坡购买煤炭等物资出港补给大明海军,他们打算采用这种方式规避中立法,而曼谷却向明军开放了,不是暹罗不怕法国,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站队,他们看到大明占据的优势,认为大明有希望将法国彻底赶出越南。

  把法国人赶出越南,是暹罗这个越南历史上的死敌十分愿意看到的,因为先比越南,法国人带给他们的压力更大,印象更恶劣。法国人夺走了柬埔寨,让柬埔寨成为了法国的保护国,在此之前,柬埔寨可是暹罗的保护国,同时也向越南称臣,夹在越南和暹罗之间,始终是越暹南中国半岛争霸的牺牲品。

  法国人一来,别说柬埔寨了,越南自身难保。一开始暹罗或许还会觉得高兴,看到死敌的样子让人痛快,但总有眼光长远的人会感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越南抵挡不住法国,法国人下一个目标显然就是暹罗了。

  之前越南好歹能保住他们的江山社稷,这次法国直接进入了越南京师,显然有灭绝越南之意,越南的今日,难保不是暹罗的明日。

  在对国际外交的了解上,暹罗跟越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越南跟满清一样,极为保守,以中华礼仪自傲,自认为是小中华。而暹罗是一个印度文化国家,历史上婆罗门教和佛教先后从越南传入,并征服了这里,现在是一个纯粹的佛教国家,对儒家那一套并不感冒。

  所以暹罗本身并不封闭,加上皇帝也比较开明,拉玛五世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逐步改革,1874年设立恣议员,逐步推行新的行政机构,建立常备军,改革税赋制度,兴建铁路网。

  拉玛五世之所以跟其他东方君王不同,最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自小受西方教育,他父亲就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认识到西方入侵的大势,从小请了一个美国女教师教授拉玛五世,这就是有名的安娜与国王的故事。

  自己受西方教育,思想相对开明,拉玛五世改革之后,还不断的选送皇族子弟出国,这给他培养了一大批相同世界观的改革派,让他的改革不至于孤立无援。

  但暹罗不是一个性格强烈的民族,无法像日本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采取小步慢跑的方式,改革进行的很慢,国力提升有限。这导致他们根本无法对抗殖民者的入侵,先后跟英法等国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这次明军进行的外交活动中,也没有少了联系暹罗,最开始主要是希望暹罗能在政治上发声,谴责法国。但暹罗认为自己个法国势力近在咫尺,保持了沉默。这次明军决定南下,需要一个南方的补给基地,再次找到了暹罗,希望暹罗提供支持。

  为此明军许诺,一旦明军将法国从越南驱逐出去,将允许暹罗占有柬埔寨。

  并且允许暹罗在明军和法军决出胜负之前,不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军事行动,只需要提供一些非军事的帮助即可。

  在厚利的吸引下,在危机的压力下,暹罗觉得结好大明,对抗甚至驱逐法国势力,这对暹罗是有利的。

  同时他们还征求了英国人的意见,发现英国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却强调他们不会干涉越南和大明的正常外交活动,暹罗判断,英国在这次战争中,是支持大明的。他们对大明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更有信心了。

  于是他们接受了大明的要求,向大明开放了曼谷,允许大明军舰和商船在这里进行补给,并且暹罗还愿意提供粮草帮助。

  就这样,大明南下分舰队找到了一个位置合适的基地,至此大明主力舰队分为三只。

  第一支,以一等铁甲舰为核心的舰队,以海防为基地,定期出海向南巡视到岘港;第二支,则以顺化为基地,南下直到西贡一带巡航,伺机打击越南运输船队;第三支,直接南下南洋,作为阻击法军运兵船的拦截舰队。

  大明海军的分兵,给了法军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将明军舰队分批吃掉。但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威胁,因为随时面临大明主力舰队南下岘港的威胁,法军主力舰队只能继续留在岘港防守。还担心大明巡洋舰队对运输补给的安全,他们还必须分兵给运输船队护航。

  结果是大明放弃了集中舰队决战的战术后,法军也放弃了集中军舰进行决战的计划,双方竟然都分兵了。

  明军分为三支,法军也分成了三支,主力还是驻扎岘港,主力舰队在这里,大明海军就不能放心大胆的南下,但在西贡保持了一支快速巡洋舰队,主要目的是护航,至于第三支,也是去南洋追击大明分舰队去了。

  显然法军打算利用自己的海军优势,分兵聚歼大明南下舰队,大明一直等待法军分兵,没想到最后反而是先给了法国人机会。

  此时法军留在岘港舰队是二十艘主力铁甲舰,西贡舰队是十艘装甲巡洋舰,而南下的舰队也是二十艘军舰,十艘主力铁甲舰,十艘快速巡洋舰,用这种搭配目的很明确,靠巡洋舰的高速度搜寻明舰,给主力舰制造机会。

  法国人对铁路的破坏没有构成障碍,大明的技术人员已经培养了出来,而越南的民夫也不懒惰,法国人炸毁的铁路桥,明军工程师用木桥暂时替代,美国太平铁路上的大桥,很多也都是木桥,木材的承载力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的多,完全可以支撑临时通车。法国人拆除的铁轨并不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把一寸一寸的铁轨都扒了。或许也没有这个意愿,也许法国殖民地总督还抱着援兵一到,反攻的美梦呢。

  在铁路基础基本完好的情况下,大明工程师们很快重新铺轨,火车一公里一公里向着西贡前进。

  而就在西贡周边,小股的明军和越南当地民团,已经普遍活跃了起来。他们在这里的作用,不是打击法军,主要是跟法国组建的当地伪军战斗,战斗的目的不是消灭多少敌人,而是阻碍战略物资向西贡集中,说白了就是攻击当地的运粮队。

  整个越南都在战斗,有正面战场的炮声隆隆,有海上舰队的破交护航,有广大乡村的抗粮抗捐。

  法国的援军也越来越近,从马赛坐船,经过苏伊士运河到越南,最快只要一个半月,苏伊士运河是法国人修通的,尽管英国攫取了大部分股份,但法国人从这里通航,英国人也拦不住,但英国却能向大明通报法军的动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英军已经开始倾向于大明尽快打赢这场战争,然后北上抗俄。

  至于法国退出越南,甚至提出整个东亚,那对英国来说,只不过是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已。

  法军通过了苏伊士运河,法军经过了本地治里,法军进入了马六甲海峡。

  在此期间,法国二十艘铁甲舰和巡洋舰组成的混合编队,始终在跟大明南下舰队进行周旋,多次险些咬住大明舰队,都给大明舰队成功逃离,又一次法国海军甚至开进了曼谷,却发现大明舰队提前一个小时出港了。尽管法国很想轰击曼谷一番,但在暹罗人的抗议下,英国的交涉下,他们强忍一口气撤出了曼谷。此时的法国还不想再将暹罗逼进战争,但他们恐怕已经下定了决心,只等战争结束就要给暹罗一个深刻的教训,顺手从暹罗手里夺取寮国。

  就在法国运兵船,在二十艘军舰护航下经过新加坡海面的时候,他们追寻了一个多月的大明舰队突然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此时法军惊恐的发现,集中在这里的明军舰队,不是情报中显示的十艘,而是三十艘,大明主力舰队竟然悉数抵达!

  原来掌握着信息主动权的大明海军,一直在给法国人设一个套,让法国人以为大明海军一直分成了三只舰队在进行破交,大明南下舰队也始终在跟法军兜圈子,让法国人一直都以为只有这十艘军舰在暹罗湾一带活动。

  可是当法国运兵船进入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大明三支舰队在昨夜就悄然南下汇合,只等着给法军一个深刻的印象了。

  就在大明舰队自认为自己占优,以三十艘军舰对法军十艘的时候,突然发现背后出现了一支法军舰队,原来法国人也留了一手。

  大明舰队立刻分出十艘巡洋舰掉头去拦截背后的法军舰队,主力二十艘一等铁甲舰和二等铁甲舰,径直向前迎上了法国护航舰队,二十对二十,旗鼓相当。

  隆隆的炮声很快就在新加坡南方的海面上响了起来。

  1843年修建的武吉知马山的马车路上,西式马车一辆接一辆,这座山虽然只有一百多米高,但站在山顶修建的公园里,远方海面上的战斗依然可以一览无余!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国崛起1857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