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信回到宿舍的时候,刘连军正在玩电脑,看到他进来赶忙打招呼,“子信回来了,要用电脑吗?”
李子信摇了摇头,“你玩吧,我看些书。”
“去哪了?没有回家啊?”王浩摘下耳机,从床上坐了起来。
“去朋友那里了,这不,”李子信扬了扬手里的书,“拿回来这么多书!”
”都什么书啊?这么这么多?“王浩抬眼一看,最上面一本书上写着《音乐理论基础》。“霍!音乐书啊。”
“是啊!我朋友是个词曲创作人,本来想跟他学点吉他,没想到他就扔给我这么些书。”
把书放在床头,李子信看了看刘连军正在玩的电脑,本以为是他是在玩游戏,没想到却看到了一个类似论坛的东西,上面都是在讨论一些电脑和网络的专业知识。
“哎!刘连军你行啊!居然在这么专业的网站上混。”
“子信,我还是这个网站的三级管理员呢!”刘连军在说自己擅长的领域的时候,脸上少了腼腆,多了几分飞扬的神采。
“你都在上面讨论上面呢?”
“网页制作啊、论坛制作啊、网络的发展前景啊、各种新出的软件应用啊,对了还有在国外上过因特网的,评论我们的互联网和欧美因特网之间的差别和优略的。”
“制作论坛你会吗?”
“会啊,我前段时间就跟人合作了一个论坛的。”
“哦!”李子信捏着下巴沉思着,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他对知识的传播、对新闻的即时性都是其他媒体不能拥有的。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网络,网络也推动这社会向信息时代靠拢。这是上个世界已经用发展的规律揭示了的。李子信比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要明白这一点。
但是,怎么才能在网络的大潮中站住脚呢?
先用武侠作品探探路?
那就需要至少先制作一个武侠类的论坛,要做论坛肯定要有武侠小说的,自己的小说倒是可以放上去,但是只有自己的小说是不是太单薄了一点。
可是这个世界对版权的维护又极为严厉,无偿的在网络上放置武侠小说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你要收费,又必须得有“支付宝”一类的支付手段,那需要跟银行打交道,可不是李子信这个小小的作者能做到的。
想到这里李子信有些茫然,做生意实在不是他的专长,那么又能找谁商量这个事情呢?
致姐?她学的是法律,而且也没有做过生意。
熊哥?恩~~他,还是算了。
薛重?这个倒是可以考虑。
李子信想找一个专业人士,看看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建议。
“那这样,刘连军你先给我做一个武侠论坛吧!”
“武侠论坛?”王浩也凑了过来。
“是啊!就是专门看武侠小说、评论武侠小说的论坛。”
“你看做这个需要多少钱?”李子信问刘连军。
“不需要多少钱的,我就可以做大部分的工作,再在论坛里找几个认识的美工就行了。”
“呵呵,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我总不能让你白干吧。”李子信从兜里拿出来伍佰元钱,递给刘连军,“你先用着,要是不够再跟我说。”
“子信真的不用钱,我……我不用钱就给你做的出来。”刘连军有些着急的推辞着,声音有些磕巴。
李子信拍了拍他的手,“刘连军你先听我说,现在网络还没有完全普及,大家对电脑的认知还浅的很。拥有电脑和网络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更何况是网站制作,你会制作,那是你能力的体现。你用你的技术赚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李子信把钱按在了刘连军手里,“我总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吧。”
听他说的有趣,王浩也笑了起来。“刘连军你拿着吧!这是你应得的,再说了现在子信的小说出版了,大小他也是个土豪,不吃他的吃谁的。”
两人劝说一阵,刘连军也就不坚持了,“那行!子信你放心,我肯定给你做个漂亮的。”
又说了一会话,李子信就想去图书馆坐坐,这段时间总是在图书馆里看书,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不去坐坐都有点难受。
“拿把伞吧!天气预报说有小雨。”
李子信从善如流,听见王浩这样说,就把自己的伞带上了。
因为是星期日,图书馆的人很少,更显出了这里的幽静,捧着一本《古文赏析》李子信就认真的读了起来。
前世的李子信就比较爱好国文,曾经大量的阅读过中国古代的诗词文章,几千年的智慧在文字中闪耀着光芒,那是前人曾经走过的路,也许他不全是对的,但是却为后人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每当读到一篇好的文章,细细的品读后,都让人觉得唇齿流芳。
三毛在给史及尧先生的书信里,这样写道:总觉得,既然我们身为中国人,对于丰富的中国文化便当首先去涉猎才好。思想性的文字与书籍,我爱老子、庄子、孙子和孔子。
李子信是完全赞同这句话的,身为一个中国人,怎么能连中国自己的文化都不涉及、不了解呢?在前世的时候,对于一些人动辄提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这些西方的思想家,动辄以那些西方思想家的著述为遵从的人,说实话李子信是有些看法的。
从前世来看,真正在世界上拥有文化传承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阿拉伯国家,一个就是中国。西方世界只是近几百年工业进程走在了前面而已,在之前的几千年间,西方是什么地方?根本不会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从来不是世界的中心。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就因为他一直是世界的中心,不是地理上的,而是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中国人对哲学思想的研究是远远的早于西方社会的。老子、孔子、庄子他们在对宇宙产生宏观和微观意识,并总结自己思想精华的时候,欧洲人还都在拿着标枪打猎呢!
前世有些人总是认为欧洲的就是好的,于是大发妄语。其实,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世界各地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丝绸都是当时贵族的用品,他们都是以用中国的东西为荣的。
有一次跟人去一个酒会,听到旁边一个人正在给他同桌的女士显摆。说是欧洲怎么怎么样好,人家那里都是“分餐制”,不像咱们中国都是“合餐制”,这样不卫生的。
听到这样无知的话,李子信差点笑出声来。中国的“分餐制”恐怕得追溯到氏族社会,不过那时候是食物太匮乏了,不够分的。上周和先秦都是实行的“分餐制”,因为长幼尊卑主客有别的思想影响着整个封建时代。“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乐,从饮食开始。
而欧洲则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才开始有的“分餐制”的意识,到现在也不过几百年而已。在之前希伯来人吃饭都是用手抓的,一个宴会上,两个人共用一个汤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知道,其实很多欧洲的好习惯都是学习自我们的老祖宗,至少也是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做到的事情。
李子信从来不盲信盲从,对国学的学习一直是他的重中之重,来到这个世界后也是这样。中国的中庸之道和外国的思想总是存在一些微妙的冲突,这让李子信从心里,对西方文化有些抵触。当然西方的有些思想也是有益的,但是却不能全盘接受,因为中国跟西方的国情是不一样的。
这个世界对国文非常重视,虽然也接受西方的一些现代观点和习惯,但是却非常有保留。
《古文赏析》是这个世界的著名文学大家欧庆民老先生所著,该书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基本上均为历代传诵名篇,衡文标准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
这本书上的文章,都是这个世界上历代中国文人所写文章的精华,其中有历史经验,有深远的宇宙哲学,有优美的文章美学。但是,却没有一篇是李子信看过的,至少也是没有在上个世界看过的。
李子信沉浸在美文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闭馆的时间。天还没有黑,外面正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秋雨连绵不绝。李子信伸了个懒腰,有些庆幸王浩的提醒,不然他就要淋雨了。
打着伞走在林荫的小路上,看着细细的雨丝,闻着散发泥土芬芳的空气,李子信心里一阵轻松,这段时间忙忙碌碌所造成的疲惫一扫而空。看着被雨丝清洗过后,绿的越发娇嫩的树叶上沾染的雨珠,李子信轻轻的用手拂过,有些凉却凉的刚刚好。
从图书馆往宿舍走有两挑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李子信走的是小路,因为喜爱路边的树木花草他经常看完书后,从这里漫步回宿舍。
前面是一个凉亭,仿宋式建筑,很有古典气息。这时正有一个穿素色长裙,长发披肩的女孩站在亭子边翘起的飞檐下。女孩很美,精致而又柔和。李子信认出来了,她正是朱亚洁。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