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凉州水军

  兴平二年就这么过去了,年后,袁绍挟制的小皇帝改换年号,为建安。【】``し这一年,就是建安元年。

  上元节过后,军政各部门俱皆进入了工作状态,随着数个政令、军令的下达,将领、官员们俱都忙碌了起来。

  相关的农业、交通、教育、医疗的普及计划,俱都提上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军事方面,一直游弋于白水川附近大河流域的三万水军,正式一分为二。长水校尉张岐所部,在上元节过后第二天,就出发了,沿着大河顺流而下,直奔洛阳而去。

  横江校尉甘宁所部,要前往益州大江流域,就麻烦得多。须得从陆路运输过去。

  一万五千水军,倒是不算什么,主要是水军所属的千条大小战船和二千五百头猪婆龙骑,运输起来很是麻烦。

  而今凉州水军的战船,已经不同于以往常规的木质楼船或者艨艟。从外表上看,凉州水军的战船,已然是庞大的金属堡垒。

  这数年以来,水军的发展虽然不快,总数才三万。但战船的数量,却已经达到了两千五百艘!其中规格略略超过楼船的大型舰船有五百艘,这种大舰长达二十三丈,高达九丈,有上中下三层空间。相应的小型冲锋舰,有两千艘,长达两丈。

  正月下旬,在从武都通往益州广安郡(原广汉属国)的路上,一支庞大的运输团队,正行进在宽阔的大道上。

  这支庞大的运输团队一眼望不到头尾,好似一条长龙,蜿蜒在群山之间。

  路过的商队、行人。都将车马赶到一旁,为其让路。

  人们看着这支运输规模如此庞大的队伍,无不惊叹连连,啧啧称奇。

  这支运输队前半部分,竟然运输的都是巨大的战船。

  最让人惊奇的。不是这些战船的庞大,而是其构造和舰船上安装的武器装备。这种战船的外形与寻常战船并无太大差别,但竟然通体是银白耀眼的金属铸造!

  其船头有锋利的金属撞角,尤其是船舷两侧安装的武器装备,看模样应该是床弩和投石车之类的,但竟然也是通体金属。看起来就狰狞无比,让人胆寒。

  这就是凉州水军的新式战船!

  这种战船外皮是一层半尺厚的合金,内部仍然是木质。就构造方面来讲,真正取得突破的,是船底安装的金属水轮!

  其动力系统。不再完全依靠风力,摒弃了船桨,而是依靠这种水轮。水兵在船底舱,踩动踏板,使水轮旋转,带动战船前进。而船上的风帆,主要就起到一个控制方向的作用。

  凉州能造出这种较为先进的战船,其一。离不开矿物提炼中心。其二,则离不开研究院的一干工匠研究者的努力。

  尤其是马均,此人端端是擅于机械发明。那水轮装置,就是马均提出,并和诸多工匠们一起完善的。马均还因此加爵,甚至有机会入驻贤者祭坛。

  因为矿物提炼中心能将所有的矿物提纯到无以复加,并锻造成各种合金,这就为战船金属化提供了基础。

  战船外皮的合金。就是以金属铝为主,再添加了好几种十分坚硬的金属。锻造出来的合金。不但有金属铝的低密度、轻重量,还有其他几种金属的坚韧耐磨和抗腐蚀性。

  所以这种战船看似通体金属。其实重量与寻常的木质战船并无太大差别。反而更加坚韧,更有攻击性。

  同理,各种重型的攻防器械,也随之改进。比如床弩,比如投石车,比如盾车等等重型攻防武器,都是以合金锻造而成,更强力,更耐用,重量方面,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战船上的攻击性武器,就是这种以合金锻造而成的床弩和投石车。其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更加耐用,操控起来,也比老式的类似器械要简便的多。

  这支庞大的运输队伍,前半部分运输大型战船的,都是用三头巨力兽为动力,后面拉着长达二十余丈的金属车架,车架下一边有十个巨大的轮子,战船便置于车架之上,以巨大的锁链固定捆绑。后半部分运输小型战船的,以一头巨力兽拉动。

  运输队的中间部分,则运输的是两千五百头猪婆龙骑。

  这种传说中的战骑,终于在人们面前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猪婆龙骑不比陆战战骑,它们常年在水域纵横,少有人看见。

  现在路边的人们看见这种战骑,都不由惊叹连连。

  那战骑庞大的体型,像锥子一样的脑袋,浑身上下包裹着的金属甲装,都让人耳目一新。

  “这就是传说中的猪婆龙骑?啧啧,真真是让人胆寒的战骑呀!”

  “好大个儿!你看它的头,就像个锥子一样,头上的甲装部分,那尖锐的尖角,轻轻一撞,恐怕就要把木质战船撞一个窟窿!”

  也就是李铮领地之中交通发达,主干道宽达五丈,否则要将这些战船运送到益州,那就真真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

  而就交通运输系统而言,李铮的领地之中,已经算是极为发达了,年关的会议,也对这方面做了进一步计划。但从这次水军南调的过程中,李铮仍然看到了不足之处。

  因为地形的缘故,北方与南方之间的联系,在这个时代,真真算不上紧密。即便现在修通了从凉州通往益州的大道,却仍然显得有些不足。

  尤其是大宗货物的运输,走陆路,消耗大,耗时长,又不甚方便。

  但可惜的是,西部的南北之间,并没有水路联通。

  如果能打通大河与大江之间的水路,不论是勾连南北,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还是调兵遣将等军事活动。就容易得多。

  李铮由此想起了后世历史上的大运河,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沟通南北,方便南北之间的交流。

  不过大运河开凿之地是在东部地区,联通的是大河、淮水、大江的下游区域。那一带地形要简单的多。又没有什么大的山脉阻隔,所以开凿起来更方面。但即便如此,开凿大运河,也让一个朝代大伤元气,最终覆灭。可见这工程规模之庞大。

  而西部这一代,则主要有千里秦岭横亘。从来都没有人想过,从这里,打通大江大河之间的水道。

  不过李铮却有这个打算。

  山脉对于凉州而言,并不是天堑。有破山兽在,要打通这条水道。也并非是不可能。不过要联通南北水道,以达到南北之间更方便的交流,若真要着手做这事,涉及到的人力物力畜力,简直难以想象。

  更重要的是,因为西部南北之间的地势海拔差距,要打通这条水道,就必须要经过精密勘探和计算。一时半会肯定完成不了。

  当然,若是能从神秘商店买到一张范围极大的地形转换图纸,倒是反掌之间就能解决。不过想来就不太可能。

  自神秘商店开启这么些年。地形转换图纸出现的几率低的令人发指。而且李铮购买到的三张图纸,范围都不够大,囊括一州都不够,更别说包含益、凉二州了。

  虽然不容易,但这个想法,已经扎根在李铮的心间。虽然还没有提出来。但在未来的几年之中,李铮决定一定要将之实现。

  ...

  汉中。上庸。

  上庸乃是汉中重镇,与汉中治所南郑一东一西。相互辉映,并称富庶。

  自汉中并入李铮治下,上庸就飞速发展起来。

  因为这里临近荆州,是荆州商人前往李铮领地做生意的必经之地,所以这里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就成了一个极为繁华的以商业为主贸易为主的城市。

  秉持凉州一贯的发展方案和风格,这座城市在各个方面,都在向着凉州的城市风格靠拢。

  城池格局井然有序,街道宽敞整洁,绿化也做的很好,所以行走在这座城市之中,对于非李铮治下的人而言,是极其新颖的。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来往人群中,有几个人特别醒目。

  这几人俱皆文士打扮,却是骑着毛驴。为首的一位,须发略显斑白,年龄差不多可能五十出头。

  这老者一身灰白的长袍,悠然坐在毛驴背上,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出尘的气息。即便在这人群来往的大街上,也似乎难以沾染红尘。

  这老者旁侧,却是几个青年、少年。

  其中一个青年剑眉星目,挺拔硬朗,身配汉剑,有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

  其余三个青年,也各有特色,但俱皆儒雅,有书籍墨香的味道。

  剩下两个皆是弱冠少年,看似不过十四五岁或者十五六岁的模样。这两人行在一起,给人一种鲜明的对比。

  一个俊秀非凡,风姿高雅。一个却面目平凡,淳朴实在。

  一行七人各骑毛驴,面露惊奇,四下打量,时而啧啧称奇,时而感叹连连。

  “司马先生,诸位学兄,诸葛小弟、庞小弟,你们看这上庸何如啊?”

  那面目硬朗的青年声音洪亮,面露笑意,却是问道。

  “好!”

  出尘老者惜字如金。

  余者三位青年,俱都微微颔首。

  那面目朴实的弱冠少年道:“兴许人口不及襄阳,但论及繁华程度,却略略超过。尤其这城池格局面貌、百姓生活水平,当是超过了襄阳。”

  “这街道整洁,格局井然,使人心生好感。”那俊秀少年道了一句。

  “当是不虚此行。”那老者微微一笑,道:“年前闻听元直夸赞,老朽还不以为然,如今亲眼目睹,却是更甚耳闻。也不枉我这一把老骨头如此跋涉,没有让老朽失望。”

  硬朗青年呵呵一笑,道:“学生年前出行游历,也是为这一路景致所震撼。”说着,将目光转向那俊秀少年,笑道:“诸葛小弟,你现在相信了吧?”

  俊秀少年皱了皱眉:“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只上庸一地,并不能说明什么...”(未完待续)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汉末战骑狂潮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