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到长安之后便知道早在此前不久卫府已经恢复了旧日的一些权力,不仅可以直辖军队,而且编制方面更多达四个镇。
“西京兵马司只有十二个都,勉强够一个镇,而卫府居然有四个镇,赵王真是大手笔!”
李默淡淡一笑,都到这个时候了,若还顾忌别人的臧否,那宁仁功就不值得他李默两肋插刀了。
卫府令暂由唐安贞代理,但内外用人全由李默说了算,这是宁仁功送给李默的一份厚礼,也是向他兑现的第一个承诺。
晋王的婚礼提前到夏末秋初,理由自然有人绞尽脑汁去想,总之一定要体面,一定要合乎天理,顺乎人情,没有任何问题。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八月初,晋王府的大红轿子吹吹打打到了赵王府,把郡主宁蔷抬了过去。婚礼办的中规中矩,低调奢华不张扬,但仍旧震动了整个长安城,联系到宫里皇帝病危的传言,长安人知道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洞房花烛夜,李默挑开宁蔷的红盖头,看了足足有一分钟。
然后四目相对,彼此都会心一笑。
宁蔷身体轻盈,像一只彩蝶,她主动取来合卺酒,旋身坐进了李默的怀里,就递了个皮杯,然后说:“真是没想到。”
李默感慨地说:“我也没想到。”
一时问道:“你,不会觉得委屈?”
宁蔷笑道:“别傻了。”
改日宁蔷归宁,宁仁功对李默说:“主上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齐王劝我重开厅事堂会议,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默道:“我完全赞同,早就应该如此了。主上龙体欠佳,把朝政交给一帮外臣,如何能让人放心,自该由宁家人来拿大主意。”
宁仁功又问参加厅事堂的人选,李默道:“除了中兴各王,我只提两个人:陈瑞安、冯布。”宁仁功道:“瑞安是宁州老人,自不必说。冯布?”
李默道:“冯布是个聪明人。”
宁仁功便笑了起来。
于是又道:“多事之秋,我身为首相内心惶恐难安。好不容易平息了内乱,中兴大业刚刚起了个头,秦王就撒手去了,主上若再有个三长两短,万钧重担,要我怎么办?”
李默道:“宁家江山自然应该传给宁家人,这个没有什么好议论的。现如今能做皇帝的宁家人不多了,与其花落别家再生内讧,倒不如父亲自登帝位,消弭内讧,中兴大夏。”
宁仁功沉思良久,问李默:“我做皇帝,真的不会再有内讧?”
李默道:“若父亲为皇帝,儿臣愿做一太平王。”
宁仁功摆手道:“不,不,不,宁家江山自来多事正是有人算错了账,这天下本是宁家人的,可有人偏偏要一人独吞,自己撑死,别人饿死,所以从此多事。宁氏旧日不过是北疆一土豪,能有今日既是天命,亦是人力。这天下不是一个人打下来的,人人有份,那就不容得有人吃独食,要让大伙都有饭吃,和和乐乐,美美满满。”
李默道:“如此,大夏必中兴有望。”
二人大笑,这时间傅有顺走了过来,跟宁仁功说太师王樯来了,宁仁功先去招呼客人。
傅有顺看了眼李默,叹了口气,说:“宁家肯定上辈子欠了你什么,一个女儿不够,还要饶进去一个。”李默道:“母亲大人放心,宁蔷肯下嫁于我,我自然不会亏待她。”
傅有顺道:“我哪是怕她受委屈,我是怕你受委屈。这孩子打小就跟我不对付,我是管不了她,她老爹也拿不住她,以后就看你的了。”
李默呵呵一笑。
二人很有默契地一起向后园行去,聊了两句家常,傅有顺又道:“适逢大变,又是多事之秋,难免有人里戳外捣,你不要上他们的当,你做不成我的侄女婿却做了我的女婿,侄女婿、女婿都是自己人,我们傅家不是外人。”
李默道:“西山与我是多年至交好友,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我不会受人蛊惑,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傅有顺道:“这就好,这就好。人都到齐啦,你这个丑女婿该去亮亮相了。”
亲王女婿陪郡主女儿回娘家,于赵王府来说自然是件大喜事,老丈人请来作陪的客人个个身份尊贵,自然也是很有讲究的。
席间高朋满座,几乎是赵王全部实力的展现,这样虽然嚣张,却也给底下人打了气,证明了赵王登基是实打实的不带一丁点花样的。
李默微醺而归。
宁蔷却因要陪伴母亲留在了赵王府,一连月余不归,傅有顺因遣美姬二十人入晋王府照顾李默起居饮食。
李默现在顾不上儿女亲情,他现在有很多事要忙。
自他退出以后卫府就成了没娘的孩子,被各方觊觎,宰割,混的很是不如意,到李默重新接手的时候卫府近乎成了一个养老机构。
这对重建来说有利有弊,弊端是力量太过薄弱,一切得从头开始,好处是一张白纸更利于描画。
宁仁功许诺的四个镇尚未全部组建完毕,宁买道就驾崩了。
长安城里经历了一宿的动荡后到第二天中午就稳定了下来,因为实力对比太过悬殊,推举宁仁功为帝的呼声响彻云霄,宁仁功几番推脱无果后,只得顺应民心登基称帝。
为示对宁威一脉的尊重,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未央宫而迁居大明宫,长安三大内未央宫、太极宫、大明宫,前两个都做过帝王宅,唯独大明宫是个例外。
即便是算上萧梁这也是第一次。
为示内外团结如一家,皇帝权威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宁仁功登基后,李默和傅西山上奏请去王爵入朝。
宁仁功召集大臣议论之后决定驳回李默、傅西山所请,诏以亲王身份入朝。
拜李默为太师,拜傅西山为太傅,赐给金书铁卷,爵位世袭罔替。
赐齐王宁是谨、楚王宁是恭金书铁卷,爵位世袭罔替。
其余地方诸侯见李默、傅西山、宁是谨、宁是恭四大权贵都顺服了,也忙着上表拥戴。宁仁功也没有亏待他们,赐官赐爵,赏赐优厚,恩宠隆盛。
新王朝上下和睦,内外相安,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勃勃朝气。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