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在大明就有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文人与太监,就好像上辈子结了怨的仇家一样,相互看不上眼,文人恨不得将这些太假赶出紫禁城,而太监恨不得这帮文人全死光了才好,你来我往的争斗了几十年,互有胜负,却是谁也不能对方置于死地,这样的结果,让饱读诗书的文人大为不满意,利用手中的史笔,将东汉、大唐的太监之乱大书特书,让后来的统治者时时警惕,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的文人墨客大书特书,终在洪武爷登基后鉴于前朝太监干政得太厉害,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不仅不允许干预朝政,更不能与官吏串通一气,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这个结果让文人门大大扬眉吐气的一回,本以为这下那个挨千刀的太监,算是彻底没戏了,可好景不长,不过数十年,靖难一战,永乐皇帝登基,宦官渐受重用。先后派李兴使暹罗(今泰国),郑和下西洋,侯显使西域,王安等督军营,马靖巡视甘肃。永乐十八年,又增设东厂,委任宦官主持,专门侦察刺探臣子民众情形。这样,宦官可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以及刺探臣民隐情,大权在握,竟比那些饱读数十年诗书的读书人还要厉害,尤其是太监郑和,不仅在靖难中立下赫赫战功,六次下西洋,为大明立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这一桩桩的战功,让多少读书人汗颜,眼看着太监的势头一天比一天大,不少文人开始担心,他们想上书,想恢复洪武爷太监不的干政的祖训,无奈永乐皇帝太过强势,一次次的屠刀,终于让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害怕了,于是永乐一朝,谁也没跟太监过不去,他们在忍,他们相信,总有一天,洪武爷的祖制会再一次重现。
他们忍耐并没有等太久,仁宗登基后,文人便怂恿着皇帝取消了下西洋,昔日威名赫赫的大太监郑和却被赶到了南京修大报恩寺,宫中的太监多半都开始收敛,甚至在他们的影响下,皇帝已经开始着手调整永乐皇帝多项政策,恢复太监不得干政也是其中之一。这一切让太监们有些不知所措,在不知道新皇帝心思的同时,他们可不敢去得罪那些杀人不见血的外臣。
王振的一番话,彻底让两人失去了争吵的兴趣,彼此看了一眼,冷哼了声,同时喝道:“看什么看,还不去准备,一会儿耽误了皇上廷推,小心脑袋?”
两大大太监发怒,威力可想而知,下面的小太监各自缩了缩脖子,哪还敢啃声,便是刚才已经准备迈出脚去吃饭的太监,也缩回了手脚返了回来,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陈芜看了一眼海涛道:“这里就交给你了,皇帝哪里我还要去看着呢?“
海涛哼了声,道:“放心吧,这里有我出不了事情,倒是你在皇帝身边伺候,可要小心点?“
陈芜面色缓和了不少,拱了拱手道:“谢了!我去了!“
海涛冷哼了声,不再言语,转身冲着偷看的小太监喝道:“那龙椅上这么多灰尘,还不去给咱家再擦上一遍?“
那些累得够呛的太监,一听了这话儿顿时有些不满了,心道:“你斗不过人家,也不该拿我们出气啊?”
“少说话,多做事?”王振走了过来,低着头呵斥道。
那几个太监立即吐了吐舌头道:“多谢王公公提醒?”
王振摆了摆手道:“都是在宫里当差的,这点小事算不得什么,以后还需诸位多多照顾才是?”众太监道:“王公公所言极是,王公公人儿这般好,又能识文断字的,若是你做了那秉笔太监,该有多好?“
王振灿灿一笑,心道:“迟早有那么一天的?“看了一眼走过来的海涛,立即换了另外一幅嘴脸道:”你们胡说什么,海公公劳苦功高,这些年为朝廷,为陛下立下不少功勋,实乃我等的楷模,我对海公公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众人一愣,齐声道:“太不要脸了?”
王振面色一热,却听得海公公哈哈一阵大笑道:“好一句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读书人果然就是不一样,说的话儿真好听?”说完冲着王振点了点头道:”难得你这么有孝心,以后跟着咱家,咱家绝不会亏待了你?“
谁都知道海公公是整个皇宫内最有权势的太监,能得到他这样的承诺,那是何其的荣幸,那些刚才还笑话的太监,听了这话儿,恨不得刚才那话儿是自己说的才好。
海涛笑罢,忽然面色拉下脸来,呵斥周围看热闹的小太监道:“再不好生干活,也打断你们的腿!”
下面的人各自缩了一下脖子进了金銮殿,重新擦拭龙椅,海涛则是看了一眼王振道:“王公公可否愿意陪着咱家四处看看?“
王振是个机灵的主儿,在这宫中他早已摸出了一套规矩,对付这样的大太监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才能让这些大人物另眼相看,他原本不信,可无论是陈芜,还是海涛似乎都吃这一套,久而久之他这些人话鬼话儿也顺其自然的说了出来,眼看海涛一脸兴奋的样子,自然知道这话儿算是说到了点子上,这下好处只怕不少,忙抱拳道:“奴才愿随海公公前往?”海涛哈哈一笑道:“很好,很好!”连说了两个很好,便摔先走向紫禁城,王振急忙迎了上去。
紫禁城从修建后,便分为外逞和内宫,外迂兰大殿中。离着内宫大门乾清门最远,却是离谨身殿着最近。过了乾清门,才是内廷的乾清宫、坤宁宫,这两大宫殿分别是,“皇帝寝宫、以及皇后寝宫。
此时乾清宫内,朱瞻基正在穿戴龙袍,大明的皇帝只用衮冕,废除其余五冕,为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用于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册拜、正旦、冬至、圣节等场合。今日是他头一次住持廷议,意义非凡,所以这件龙袍是缂丝织造。以黄色的绫罗为主,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甚是威严,朱瞻基在数十个太监的梳理下,将这一身龙袍穿得整整齐齐,他满意的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欣面朱唇,虎目浓眉一身龙袍下,显得相貌堂堂,好不威严,朱瞻基打量了几眼,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稍作整理了一下,这才点了点头道:“出去吧?”
陈芜应了声道:“冲着门外喝道,皇帝摆驾金銮殿!”
听得门外一声接过一声的呼喝,声响如雷,不多时乐起,陈芜弓着身子小声提醒道:“皇上,该出去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扭头看了一眼宫门外,也不知在想什么,转身便走了出去。
陈芜急忙跟了上去,身后的几个太监不敢怠慢,也急急追了上去。
一看皇帝出来,锦衣卫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天顺后,执伞、扇力士移到金水桥南夹立,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遇风劲时也撤去。
到了金銮殿,朱瞻基走上龙椅后,忽听得按一阵鸣炮之声,鸿胪寺“唱”入班,这时等在金銮殿外的文武官员,分成左右两侧,文以杨士奇为首,武以张辅为,一文一武齐头并进御道,过了御道,再排班。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头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众人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声响震动瓦舍。
朱瞻基抬了抬手,道:“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众人又是高呼了一声,众人这才站定。
朱瞻基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陈芜,陈芜会意道:“有事早奏!”
^^^^^^^^^^^^^^^^^^^^^^^^^^^^^^^^^^^^^^^^^^^^
第一更先送上,今晚估计依旧是三更了!
...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