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医不叩门

  南怀安听得连连点头,他拍了一下白衬衫说道:“兄弟,看着你挺眼生的,你是什么地方人,怎么称呼?”

  “我是甘宁省人,是甘宁卫生厅举荐我的,我叫郭玉明。我因为有一手配补药的手艺,局领导对我很照顾。后来,厅里领导也知道了我的名字,补药也就配到了厅里。结果,这回卫生部说是要精通中医的人才,厅里就把我弄上来了。”

  众人听得大眼瞪小眼,大多数人的眼里,都闪烁着这样的意思,这样也行?

  林源笑道:“其实,中医无论是什么药,配方,工艺,缺一不可。尤其是补药,这里面的门道就更大了。因为上档次的补药一般都是给权贵开的,要充分考虑到这类人群身体的普遍现象,比如说多食醇厚,养尊处优等状况。不然,补药就有可能是毒药了。”

  郭玉明有点肃然起敬的感觉了:“林医生,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吕大爷给我留下的医书里,他亲自留下的笔记点评。可以说,这句话是整个一本书的精髓所在。有很多的补药,我都是要具体配置,要具体根据人的情况酌情增减,要不然真的会补药成毒药啊。”

  党少波再次给林源造势:“小郭,林源也是制药大师。他的续命丸,可是拍出过六千万的天价啊,现在,是有价无货,这方面,别看他的岁数比你小,可南云周传亭周老,那么大的制药大师,有的时候都尊称林源一声大师。”

  郭玉明摸摸脑袋说道:“看来,我真的是遇到高人了。对了,老先生,你是怎么看出来我是半道出家的中医人?”

  “小郭,大家都是在一起学习的同学,就不必要叫得这么客气。我叫你小郭,你叫我老党就行了。小郭啊,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词,叫做医不叩门。”

  “医不叩门,道不轻传,是这个意思吧?”郭玉明小心问道。

  “嗯,就是这个意思。只是你知道我们中医人应该怎样做到这四个字么?”

  郭玉明摇摇头,字面上的意思他能解释,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他还真的不知道。

  医不叩门这个说法,在纯粹的中医人当中,基本上就是普遍遵循的真理。

  有的人质疑,既然是医者父母心,你当医生的要是现别人有病了,为什么不去主动登门给人治疗呢?

  在过去,中医人行医一般是两种形式,好一点的,是坐堂行医,稍微差点的,就是游走江湖的郎中,也被称为是走方郎中。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中医人,只要是不是心术不正的,都恪守这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能强拉病人看病。

  只要是人,一般都会很忌讳自己有病,因而即便是看着人有病,他自己都未必觉得自己有病。

  就算是一个人表现出来了病症,病人会有自己的选择,除非是极为特殊的情况,医生一般都会尊重病人的选择。

  因为中医治病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医本身在诊断治疗上就是一种精神范畴的判断,不像西医一样能够给你拿出具体数据,因而病人对于中医人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说道:“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大部分的病人,都不会知道,也不能理解中医气血阴阳辨证论证的知识。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生主动上门说人有病,是很难取得信任,就更别说有什么治疗效果了。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扁鹊见齐桓公这个例子了。扁鹊几次见到齐桓公,都说对方有病,可齐桓公第一次的时候一句寡人无疾推却了扁鹊的好意。等到了第二次,齐桓公的态度就是不应,到了第三次,就是不悦了。

  这不能说扁鹊的医术不高,他都已经看出了齐桓公病症的各种状态,可因为讳疾忌医,齐桓公丢了自己的性命。

  一个有见识的诸侯都是这样对待名医的,更别说是普通的老百姓了。

  齐桓公有句名言,值得所有的医疗工作者铭记,那就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当我们看历史典籍的时候,谁都会批判这种思想,可在现实当中,谁有敢说心底里没这样怀疑过医生?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疾病是一个出现意外可能非常大的过程。病人的病情会不断变化,医生的治疗手段也会因为出现新情况而出现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人对医生没有很大的信任,疑神疑鬼,就不可能配合医生的治疗,甚至会出现极端的情况,病人会中途放弃治疗。

  没有一个医生敢放言说他能够彻底只好一种病,无论是癌症还是感冒,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医生也只能说有针对疾病的手段,但敢说能够治好哪一种病,就是狂妄加无知。

  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主动上门给人看病,是意见风险性非常高的做法。除非是病人眼看着不行了,医生出于良心的拷问会去告知病人,否则,是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而且还可能会给自己惹上大麻烦的事情的。

  医者父母心这个职业道德是没错的,可是在具体的事情上要具体对待。医生部门泛滥无谓的道德同情心,这其实是对医生自己,也是对病人的一种负责。

  郭玉明点头道:“老党,看来中医一些古训,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有很多的事情,都不是能用简单的常理去判断的。”

  “是啊,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训,那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考验的。这是中医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但也不能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思想很轻易定义为跟不上时代了。”

  “老党,那你明明看到白院长有隐疾,就这样不管不问么?”

  “说句玄之又玄的话,这就得看机缘了。如果能有恰当的时机,肯定是会委婉提醒白院长的。但要是没有机会,说了人家未必就信,而且,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白院长身边都是什么人啊?有不少可是医疗领域的一流专家,我们人微言轻,要注意方式方法啊。”

  林源忽然问道:“郭大哥,我想冒昧问一句,你的那本医书,能给我看一看么?我没别的意思,无心窥探你的秘密,我就是对医书感兴趣就是了。”

  郭玉明笑道:“林源,你说的太严重了。有什么不能看的?这本书有很多人感兴趣,我都给人看了,但是别人看了说这书没用。咳,就是不上心啊。”

  说完,郭玉明转身回到自己的寝室,拿过来一本书递给了林源。

  林源叫过来党少波,把书放在了书台上,翻看这本书。

  众人都在周围围着,伸长了脖子看。

  这本书是一本仿古的竖刊刻本,书皮已经没有了,前面的扉页是用胶带给固定住的。

  上面的字也都是繁体字,不过,繁体字的中间,有密密麻麻的圆珠笔标注的简体字注解。

  有几个人看到这里,就有些失望坐到了床上。本以为能看到什么好东西呢,可上面的字认不全不说,圆珠笔标注的东西看得让人心烦,都找不到头绪,就不想费事看了。

  林源看着看着,激动敲了一下桌子:“党大哥,这上面记载的东西可是从未见过的加工工艺啊。能够这么详细记载加工工艺的,一定是祖传的民间高手。”

  党少波也是动情:“是啊,都说高手在民间,此言不虚啊。中医典籍上关于补药的药方,还有制作方法都不少。但能像这本书这样,具体到每一个细节,还是第一次啊。”

  林源忽然把书合上,对郭玉明说道:“郭大哥,这本书的研究价值非常巨大,你能不能把这本书卖给我?”

  郭玉明愕然,旋即笑道:“林源,这本书是吕大爷给我留的纪念,我是不会卖的。如果你对上面的东西感兴趣,我可以借给你抄写,你什么时候抄完了,记得还我就行了。”

  林源用一种很欣赏的眼光看着郭玉明说道:“郭大哥,你知道这本书的价值有多大么?我拿个人做个例子说明吧,你知道南云省的周记制药厂,知道周传亭周老么?”

  “当然知道啊,别说咱们中医圈子里的人了,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有非常多的人知道周老的名号啊。”

  “周老的制药厂那么火爆,就是因为他的制药非常讲究,他们周家赖以成名的是家传的治疗肿瘤有奇效的药物,可是周记制药厂真正能名声大仔,是因为他们周记制药厂出品的每一种成药,都堪称是精品。”

  “林源,你说的我有点明白,不过,我不知道你说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

  “所谓精品,就是精心制作。选料,工艺,严谨,缺一不可。其中,工艺是决定性的一环,只有有了绝顶的加工工艺,才有可能制造出精品的成药。”

  ps:三更连更送到。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医者为王全本TXT合集